打响滤清器自主品牌 小部件也能撬动大市场
2024-09-13
“不知不觉,迈入汽车滤清器行业已经40年了。”起步于台湾,沉淀于东莞,发展于蚌埠,巫界树的人生轨迹看似丰富,但始终围绕滤清器赛道行进。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,巫界树对自己的选择也愈发笃定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正值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,初出象牙塔的巫界树进入一家进出口贸易企业工作,因频繁深入一线市场,敏锐地嗅到了滤清器市场的商机,并毅然决定从贸易领域切入实业生产。1981年,巫界树在台湾注册“凤凰”品牌,开启了漫长的创业生涯。
“其实,创业初期我们主要是做干洗机上的滤清器,进入汽车滤清器市场也是机缘巧合。记得当时日本一家知名的汽车制造厂到工厂来考察,觉得我们的产品品质不错,想把汽车滤清器也交给我们生产。当时,全球汽车工业规模渐起,滤清器需求旺盛,而台湾还没有知名的滤清器企业,我觉得这是个机会,便开始专注于汽车滤清器。”巫界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
进入90年代,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速推进,海峡两岸经贸往来逐步频繁,一波台商赴大陆的投资潮悄然来袭,巫界树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东莞,投建了大陆第一个台资滤清器工厂。基于此前在台湾的外贸经历和市场基础,巫界树在东莞的业务开展得顺风顺水,也形成了安徽凤凰国际业务的雏形。“我很庆幸来到了大陆,选对了投资方向。”巫界树坦言。
不过,伴随着沿海地区产业升级,传统制造产业批量向土地及人力成本更低的内陆迁移,巫界树开始寻找新的战略根据地,并迅速把目光聚焦在了滤清器产业基地之一——安徽蚌埠。2006年,“凤凰”品牌正式落户蚌埠,安徽凤凰由此创立。“因为我们做的滤清器品种繁杂,且主要为出口型业务,对土地仓储面积和专业人才要求很高。”巫界树表示,迁址蚌埠主要有几方面考虑,除了作为当地招商引资项目能够享受相关的土地和税收优惠,最主要的原因是蚌埠聚集了大批国内的滤清器研发、生产人才。早在上世纪50年代,蚌埠诞生中国首家车用滤清器企业——蚌埠拖拉机附件厂,孕育了大量汽车滤清器人才,堪称滤清器行业的“黄埔军校”,巫界树的合作伙伴陈登宇早年便供职于此,目前任安徽凤凰副董事长、技术领头人。
落户蚌埠后,在资源和人才双向加持下,安徽凤凰规模持续壮大。目前公司拥有黄山大道、兴中路、怀远工业园三大生产厂区,员工人数已近千人。近3年来,公司业绩稳步增长,2020年营收首破3亿元大关;录得净利润0.47亿元,较2017年几近翻倍。
关键词:
煜鼎汽车
滤清器
相关新闻